蝙蝠谢谢你,谐音梗

<

原创观复文化观复博物馆

蝙蝠,又名蟙?(音同“职墨”),是对翼手目动物的通称。

它们是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类群,通常会在清晨或傍晚外出觅食,其他时间则呆在不同地方休息。

▲小红狐蝠在澳洲昆士兰阿瑟顿高地的树上休息

树枝、树洞、岩石缝隙、洞穴……都是蝙蝠会选择的栖所。

▲元江济川(传)《草虫图对幅》(局部)

京都国立博物馆藏

因为长得略显“超现实”,这些昼伏夜出的小动物往往与“神秘、暗黑”之类的形容词联系紧密:

要么,不得不跟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捆绑在一起。要么,成了西方万圣节或者DC漫画里“黑暗骑士”蝙蝠侠的标志符号。

▲漫画作品中,常常趁着夜色行侠仗义的蝙蝠侠

但实际上,蝙蝠其实是一种对自然界十分友好的物种。

至少有种植物由蝙蝠授粉。每四种蝙蝠就有三种以昆虫为食,它们能够消灭掉大量农作物害虫,有效帮助减少杀虫剂的使用。

甚至我们人类能喝到鸡尾酒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谢蝙蝠。

因为龙舌兰酒的制作原料——蓝色龙舌兰草,它的授粉非常依赖一种分布在中美洲地区的小长鼻蝠。

▲蓝色龙舌兰的球茎糖分含量很高,适合酿酒。

蝙蝠是生物多样性的无名英雄。但可惜因为外表奇怪让很多人产生了深深的误解。

不过还好,在中国传统吉祥纹饰里,这些无名英雄抛掉了神秘、暗黑的误解,化身为“福星高照”的象征。

它们要感谢一个字:福。

▲《缂丝宝典福书册》(局部)清乾隆

故宫博物馆藏

更要感谢中国古人,尤其是明代清代人的一个小习惯:爱玩谐音梗。

▲剔彩龙凤集福葵瓣式盘清乾隆

故宫博物馆藏

作为华夏文明颇为古老的一批文字之一,“福”字,最早见于甲骨文。

其本义是保佑,即《说文解字》中的“祐也。”后来引申为“齐备、福气”等意思。

▲“福”字演变示意图

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(图A),“福”字的左半部上面是个酒坛,下面则是一双捧着酒坛的手。右半部分是个“示”字,代表神。

整个“福”字加起来的意思就是以酒敬神,祈求福气好运、万事顺遂。

随着“福”字的演变和福文化流传,蝙蝠这种小动物借助谐音的东风渐渐成了“福”的使者。

▲金嵌珠九蝠挑头清代

故宫博物馆藏

商代时,古人就开始以蝙蝠形打造玉器了。不过那时它还没有明确表现出“福”的寓意,更多还是起到装饰作用。

▲商代玉质蝙蝠

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
明清时期,“谐音取意”的命名方法广为流行。古人利用某两个字“音同或音近”的特点,创造了不少带有吉祥寓意的谐音梗。

蝙蝠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蝠”谐音“福”,蝙蝠即“遍福”。遍地都是幸福,可谓福星高照。再加上蝙蝠喜欢倒悬着休息,正好还应了“福到了”的含义。

因为谐音取意的盛行,蝙蝠纹饰被大量运用在古代建筑门窗、服饰、家具、瓷器、玉器等上面。

▲从上至下:栽绒金地蓝色团蝠纹毯,椰子雕云蝠镶金碗,金镂空蝠寿扁方,青玉凤蝠纹如意,均为清代藏品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。

在中国传统祥瑞符号间,这些外表超现实的小动物变得相当抢手:

它们衔着铜钱,代表“福到财到”;挂在门上,代表“引福入堂”;跟瓶子组合,寓意“平安福气”;和灵芝组合,代表“福至心灵”;与桃子搭配,则是“福寿双全”;

……

▲黄地粉彩红蝠纹盘清同治

故宫博物院藏

对于何为“福”的解释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“全寿富贵谓之福”。

而在中国传统吉祥纹饰里,甚至可以说,蝙蝠就等于福。

原标题:《蝙蝠:“谢谢你!谐音梗!”》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aodingzixuntl.com/afhpz/6038.html


当前时间:

冀ICP备19027782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