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在海外华人专属还是中国伏特加澎湃在

<

如何让老外喝惯中国白酒?他们正在努力。

年9月,印度人LeonardMenezes第一次尝到中国的白酒,虽然他在一行当干了二十年。坐在他对面的是付鹏,江小白国际业务负责人。

在孟买,两人聊了三四个小时,他直截了当的告诉付鹏,江小白要进入印度,就不是卖给中国人,而是要卖给印度人。

“我喝了之后,感觉它的味道很好,很浓郁,有点像龙舌兰。”Leonard告诉志象网(ThePassage),他当时就觉得,白酒可以在印度占有一席之地,毕竟十年前龙舌兰进入印度时,也没人听过它的名字。

印度之前,江小白主要出口到韩国、新加坡等华人文化影响更大的地区,印度是它正式进入的第一个非华人市场。

此前,中国白酒在海外的影响仍然局限在华人和华裔中,一直未能出圈。现在,江小白把白酒带到伦敦的中国美食节,还在南非、等地参加展会,创新的产品和营销方式让很多从未听过白酒的外国人,第一次鼓起勇气品尝中国的白酒。

付鹏在接受志象网(ThePassage)采访时称,全球烈酒市场竞争白热化,很长时间,消费者的感受是口味和品质都同质化。因此,探索新口味和新品类,自然成了刚性需求。白酒作为六大蒸馏酒之一,现在是它出海的最好时机。

从茅台、五粮液等老牌白酒尝试出口,再到江小白掀起国际化新浪潮。中国白酒走了十多年的出海路,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可能路径。

墙外开花强内香

在电影《战狼2》中,吴京饰演的冷锋有一个拿着茅台酒瓶喝酒的镜头,一度被认为是茅台的广告植入。

这也与中国白酒在海外的图景不谋而合。虽然茅台等老牌企业都很早就开始尝试国际化业务,但品牌影响力有限,还是局限于华人消费者。付鹏说,甚至现在中国白酒在海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英文品类名称。

以茅台为例,根据其年的财报,年营业收入为亿元,海外收入占比为4%,但海外业务的增幅为27.44%,超过了国内业务。

资料显示,茅台的国际化业务从年就开始崭露头角。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告诉志象网(ThePassage),专供出口的飞天茅台,就是茅台为出口设计的品牌形象。

但总的来说,当时国内市场容量还很大,销量仍有上涨空间,主流的白酒品牌并没有动力出海。

孔府家酒是少数先行者之一。孔府家酒业CEO刘涛告诉志象网(ThePassage),改革开放初期,孔府家酒就开始参加广交会,从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。依靠着“孔子”在华人文化圈的影响力,以及高性价比的策略,孔府家酒在海外的一直排在前列,现在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。

“背靠孔子的IP,越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深的海外区域,销量越好,比如韩国。”刘涛说,儒家文化受国际市场认可,再加上先发优势,曾让孔府家创下连续八年出口量第一的好成绩。

目前,孔府家酒最主要的市场为日本、韩国和东南亚这些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。欧洲地区的销量也比较大,主要面向旅居欧洲的华人。

年奥运会之后,随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的提升,主流的白酒品牌茅台、老窖、汾酒等开始自发地准备出海,欧阳千里说,当时主要是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。

年过后,国内市场开始下滑,发展国际业务的需求更为紧迫,有清香型白酒提出了“大清香”的概念,以调制鸡尾酒的方式在海外推广,以提振国内业务的信心。“也没掀起多大浪潮。”欧阳千里说。

有媒体统计,A股上市的19家白酒企业几乎都举过国际化的大旗,但从公开的数据来看,海外营收占比基本都不到1%。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,白酒的出口量仅占产量的千分之一左右。

近年来,白酒出海又掀起了新的浪潮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的倡议,茅台、老窖等大品牌都做了大动作的营销,茅台在各大海外市场举办了巡游品酒会,也开始借力Facebook、推特等平台,泸州老窖在年牵手澳网,发力海外市场。

在年的茅台海外经销商大会上,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到场,茅台也宣布,年海外销量要占到10%以上。

国外消费者喝白酒

年,江小白把展会开到了日本、韩国、德国、南非等国家,推广J-MIX鸡尾酒项目(江小白混饮),吸引了很多年轻人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aodingzixuntl.com/afhzp/5503.html


当前时间:

冀ICP备19027782号-5